永远的南征北战新中国第一部战争故事片
2023/6/23 来源:不详作者:*河故人白金墨
战争中,伤病员是合并在一起称呼的,但是其实病员的数量一直远远超过伤员。根据战争的规律,如果战争延续的时间足够长,那么病员数量一定会超过伤员数量, 期间入院的病人数达到总人数的24%左右,病员和伤员的比例是1.19:1,可能是历次战争中比例最低的。美国人在二战中病员和伤员的比例是5.9:1,最高的是俄土战争时期的法国,比例是9:1。也就是一个法国人因战伤离开战场,就有9个法国人因病离开战场。而我*的比例严重偏低,和我们很多时候轻伤不下火线的传统、前线严重缺人还有医疗力量不足都有关。
说起抗美援朝期间的疾病问题,很多人都会想起夜盲症。抗美援朝期间夜盲症的情况很多人都知道,但其实夜盲症在 中患病比例并不高,广为人知主要是因为带来的危害太严重。黑夜是我们的保护神,夜盲症直接让我们失去了优势,而夜盲症的产生又和后面的炒面运动有关,炒面食用方便,可以保证热量,但缺点是缺乏维生素,这一点很快就被发现,并得到了纠正。
炒面运动
抗美援朝期间,给 带来最大减员的病因是肺病,与今天面对的新冠和非典肺炎不同,医院主要是肺结核,前方主要是肺炎。
抗美援朝期间,在战线稳定后,根据初步统计,每人可以做到初诊三次,考虑到当时的记录条件所限,实际数据要比这个高。年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年,每年发病的高峰是9月、1-2月及4-5月。说到1-2月及4-5月,可能大家会敏感起来,考虑到朝鲜比中国大部分地区冷一点,可以说基本上和我们这次肺炎及当年那次非典的时间高度重合。统计数据显示,初诊检验出的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最大部分,比例是25.8%,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大头是感冒,占25.8%中的65%,肺炎、肺结核、其他结核累计相加只占25.8%中的5%。广为大家熟知的夜盲症,只占初诊检验出疾病的10%。在分析统计数据的时候,需要分清不同层级的数据,不能完全套用。医院的数据并不能完全反应整个战争时期的传染病情况,因为前方战事紧迫,很多数据并不完整。比如肺炎的致死率,从数据上看致死率不高,只有3%的肺炎患者病故,但是其实前线很多烈士并不能有效的确认死亡原因, 的*医部门估计,这一数据在3%-8%之间,这个比例很高,非典的死亡率是接近10%。
我们分开讨论肺炎和肺结核,因为发病的原因和接受的医疗条件不同: 多发的肺炎主要是大叶性肺炎,其特点是发病快,病情凶猛。但是扛过危险期,就好很多;肺结核是慢性病,往往病员在国时候就已经携带了结核菌,只是没有发病,到了朝鲜之后,因为疲劳等各种诱因,肺结核才发作。
一、 中的肺炎问题
肺炎在第一线带来的牺牲最大。部分原因是肺炎发展太快,来不及送到后方,统计战区的部分病例,从发病到去世,快则8小时,慢则3天,在战场环境下救治的时间窗口几乎没有,这是由于当时 受环境所限,感冒和支气管炎多发,患者最初当做感冒没有给予足够的警惕。如果能够扛过最初的危险阶段,送到后方后一般可以得到比较良好的救治。据初步统计, 每年约有多人患肺炎,受战争条件所限,这一数据很可能远低于实际发病率。肺炎的诱因是寒冷、潮湿、拥挤、烟尘、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营养不良,加上坑道内外温差很大,感冒多发。虽然 战士多数是青壮年男性,但是在高强度的劳作和高度紧张的压力下,身体状态并非处于最佳,甚至出现了接种肺炎疫苗时不止一例死亡的情况,事后分析是身体极度疲劳,免疫系统已经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的。在此希望战斗在新冠肺炎前线的医护人员,你们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而且精神压力大,身体疲劳,尽量让自己休息好。
的肺炎问题主要是大叶性肺炎,和大家现在关心的肺炎不一样,是较为常见的肺炎,因为 主体成分是青壮年男性,是这种肺炎的目标群体。患肺炎的 战士极少有并发症,这可能也和主体成分是青壮年男性有关。如果单纯看后方数据,支气管肺炎的死亡率更高,但这是因为支气管肺炎在早期病情并不凶猛,时间医院,并且医院容易确定死因。
另外,如果大家看 的医疗资料,还会看到非典型肺炎。但并不是年的“非典”,当时的世界,对病*的认识还很少,30年代人类才刚刚知道病*是什么东西,什么样子,DNA双螺旋结构到年才被发现, 的医疗数据也就截止到年。同期国外的数据也显示,非典型肺炎在国外的发病率也很高,在*队曾经高达0.1%,不存在针对*种人的特征。
这里需要指出,和朝鲜紧邻的中国东北地区,第四野战*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并没有把肺炎和肺结核列入最重要的传染病,但把鼠疫作为最大的麻烦。中朝之间仅仅一江之隔,朝鲜却没有鼠疫这一流行病,即便 进入朝鲜之后,也没有形成疫情。可见流行病能否发展起来,受到太多的因素的影响。
二、 的肺结核问题
今天的中国,肺结核已经不是大问题了,分水岭就是年异烟肼的使用。
肺结核是个古老的疾病,人类对其的记载要按照千年来计算,在古人类化石和埃及木乃伊上都发现过肺结核的痕迹,一直到异烟肼出现,才终结了这种肆虐人间的疾病。肺结核的麻烦和今天的新冠肺炎有一个相似点,感染后不一定发病,但是感染期间有传染能力。等到因为某些情况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才发病,这也是肺结核传染性强的原因。部队接收的新兵可能体检并没有问题,但是其实是带菌者,部队一般都是聚集用餐,生活居住也在一起,更容易出现问题。
结核病是解放前中国的流行病之一,从杜聿明、*维这种国民*的高官到新入伍的翻身农民都有患结核病的。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新冠肺炎等是病*。在有了抗生素之后,细菌就没有那么可怕了,但是针对病*,目前还需要更多的探索。
根据统计数据,造成 病故的最大魔*是肺结核,其次是斑疹伤寒,再次是伤寒和副伤寒。其中肺结核在年一年就夺走了位 指战员的生命,超过了其他两种疾病的总和。年战况不激烈,抗登陆作业等导致 身体普遍出现过度疲劳,给结核病的发作带来可乘之机。另外就是特效药异烟肼还未在我国使用,到了年因肺结核病故的指战员就骤降到81人。
斑疹伤寒的主要传染源是鼠类, 在与朝鲜民众分开居住后,对于鼠类的防范做的比较到位,年斑疹伤寒病故人,年18人,年仅3人。伤寒和副伤寒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在 与朝鲜民众分开居住后,这一病死率也急剧下降,年病故人,年34人,年仅5人。
肺结核不仅仅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减员的主要原因。肺结核在解放前有个外号叫“富贵病”,因为患了肺结核之后没有特效药,只能到空气好的地方吃好喝好静养,病好之后劳动能力也不能完全恢复。 中肺结核患者只有19%归队,有24%退伍,还有33%转移回到国内休养。
在当时,肺结核的控制,首要的还是控制传染源。
三、 中的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对于防治传染病来说,防比治更重要。处处设防等于处处不设防,防只能有针对性的防,对于传染病尤其如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粮草之前,情报先行,地方流行病也是情报之一。
3.1传染病的防病
自古而今,流行病都是*队的大敌,比如隋第一次出征高句丽,就赶上了瘟疫,《三国志》里对赤壁一战也提到了曹操*中的瘟疫。
作为现代的*队,对流行病的应对显然远远高于古代*队。在出发前往朝鲜之前,就已经对朝鲜的相关情报进行了调研。朝鲜的流行病主要是天花、麻疹、结核病、伤寒之类,与我国当时正在流行的鼠疫不同。
按照朝鲜的历史,当时已有年没有发生过鼠疫,按照日本和美国的资料,至少年之后都没有发生过鼠疫,这是包括南北朝鲜的整个朝鲜半岛的资料。考虑到整个朝鲜半岛的唯一邻国是中国,而中国在此之前的多次大规模鼠疫,即便在有了较大程度的人口流动之后都没有传到朝鲜。所以如果朝鲜半岛出现了鼠疫病原体,那么来源只可能是天上,当时的察哈尔省在解放后曾有过鼠疫, 前已被扑灭。
朝鲜历史上是霍乱高发区,但是在日本投降后,-年都没有发生过霍乱,可以认为不是霍乱疫区,在年之后,开始出现少量霍乱病人,没有形成疫情。
天花疫苗接种普及后在朝鲜已经基本被消灭。
当时,朝鲜的最大流行病是肺吸虫病和钩虫病。根据日占时期的调查,朝鲜有9.4%的人带有肺吸虫病,还有一部分人患有钩虫病和蛔虫病。肺吸虫病与当地人喜欢生吃淡水水生物有关,钩虫病与当地人赤足下水走路有关,蛔虫病与未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关,这三者在 部队里均可克服。
朝鲜的用水条件较差,饮用水容易被污染,冬季长时间不能洗澡换衣服, 多有喝开水的习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提供洗澡,相对影响不太严重。
给 带来最大麻烦的传染媒介是虱子,朝鲜人民条件艰苦,冬天长时间不能洗澡换衣服,导致虱子横生,而前线 所战斗的坑道环境又特别适宜虱子的滋生,直到年DDT杀虫剂在前线的广泛使用,同时配合后方的高温灭虱才缓解。其次是蚊子,因为条件所限,加上朝鲜的蚊子不多,导致 忽视蚊子的危害。
战士在坑道中
3.2传染病的治病
刚刚出国作战的时候也存在医疗系统的混乱,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伤病员不分,传染病的病员往往和伤员一起送回国,仅有的隔离措施是给病员戴口罩。一直到年6月,进入阵地战之后,医院,情况才稳定下来。 医疗系统的数据,也就是这时候才开始统计。
在作战区域连有卫生员,营有卫生所,团有卫生队,师有救护所,*有医疗所(多个分散布置);再医院;再向后是祖国后方。发现病员突然高热,连队卫生员要对病员进行隔离和住处消*。
营卫生所平时巡诊和门诊;发现高热病人立即组织后送团卫生队。营以上这个级别开始有抗生素。
团卫生队对传染病病人消*隔离送往师救护所,师救护所建有隔离室,到这一级别可以实现初步的隔离治疗。到了师这一级别,才可以做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以及痰常规。医院都能做的化验,在当时必须医院才有。
*建有专门的传染病区,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治疗,然后区别是否医院。传染病病人一般留在朝鲜治愈,传染期已过并有其他疾病的,一般才送回国。*这个级别可以做细菌培养,但是还做不到每个*都有X光机。
这种分级医疗救治方式,比现在的“感冒也去北医三院”有优势。缺点也有,其实越靠前线,级别越低,对医疗人员的要求反而没有降低。
抗美援朝期间,我们前线的*医多数是自己培养,只经过一两年的短期训练,这是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后方有国内红十字会组织的专业医疗队伍以及苏联的医疗队伍,水平要高很多,绝大多数传染病人都可以在朝鲜治愈。
和美*相比,我*住院后病员死亡率要高于对方。这是我*轻病不治和重病延误住院,导致住院后病情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阶段。
3.3 的发病因素
饮食因素
受客观条件影响,朝鲜不能就地解决给养问题,只能依赖后方供应,但是受到美*轰炸等因素的影响,运输能力受到限制。前线从吃不饱到吃不好的情况普遍存在,尤其是新鲜蔬菜和肉食这两种保质期短的食材。
卫生条件
当时朝鲜人民生活比较落后,卫生条件有限。早期 指战员与朝鲜民众混居,传染现象比较严重,年后, 与朝鲜民众实现了分开居住,这一情况立刻明显改观。
夏季的肠胃炎和痢疾问题,主要是炊事卫生和个人卫生受条件所限无法达到要求,而且由于轻伤不下火线的传统和治疗条件所限,出现了一些慢性病人和健康带菌者。好在病情并不严重,致死率不高,这可能和我*不喝生水,不吃生菜的良好习惯有关。
疟疾也是一大流行病,问题的关键是蚊子和指战员的疲劳导致的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西海岸稻田多,蚊子多的情况。另外的一个原因是主动服药率不高,预防疟疾的药物,抽样调查的服药率只有25%。
生活条件
战争环境下,胃病是多发疾病,因为饮食不规律,精神高度紧张。
过度疲劳和营养不良导致结核病发病率高。
坑道环境下,内外温差大;坑道内通风差,空气混浊;坑道内粉尘多。三者合计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住院者中的最大分类。其中因温差导致的感冒是最主要疾病,肺炎发病率多在3月份前后达到高峰。
四、医疗系统应对细菌战
那么细菌战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细菌战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其数据统计结果在“其他”这一项,也就是微乎其微,当然也存在为了避免敌人获得数据而瞒报的可能。影响较小并不是敌人不凶残,武器不给力,而是我们的防疫工作做得好。
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大家,细菌不是一个好武器。NBC三大恶魔,还是N(核武器)更靠谱,B(生物武器)中细菌对付早有准备的对手可以忽略,C(化学武器)受投放环境和气候影响太大。 67**长李湘的病故情况比较特殊。
67*的副*长李水清在80年代曾经回忆过李湘*长生前的情况。那时候67*正在东线防登陆,要进行大量的工事修筑工作,还要应对细菌战的防疫工作,非常累,本来已经是过度疲劳状态,而且在发烧。年7月初,美*在师阵地前沿投放了十几个空壳弹,部队觉得很奇怪,当时兼任师的李水清通电话向*长汇报,于是李湘就来前线考察。看到了空壳弹后,他俩里里外外研究了空壳弹好几遍,没有研究出问题来,就是否上报展开了讨论,讨论的时候比较累,就坐在了炸弹壳子上。李湘当时脸上长了个小疖子,已经挤破了,但是两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细节,最后决定如实上报 总部,然后两人就各自忙去了。第二天李湘的脸就肿了,迅速发展成脑膜炎和败血症,从发病到去世只有七天,根本来不及送回国内。
美*投掷的细菌弹
第一个被记载的细菌武器案例是年1月28日,江原道42*驻地,在冬季发现了苍蝇、跳蚤等,尤其重要的是,苍蝇能在容器内产卵。显然这样的苍蝇来历非常可疑。之后每次被发现也都伴随着苍蝇等昆虫或其他动物,这可能也是经历了细菌战几个月的李湘*长等人没有提高警惕的原因。
美*投掷在朝鲜北部地区的细菌弹弹体里的苍蝇等散落在弹皮上、冰上
虽然反细菌战成果不错,但其实 医疗系统在人力方面的投入没有一般想象的那么大,反细菌战初期只有多人,到年7月,也不过多人,高峰期有大约多人。
五、 医疗系统的一些得失
根据住院率来看,我们 的住院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包括二战中被影视作品拍摄成各种英雄的美国。 对此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
最主要的原因是指战员不到坚持不住,坚决不离开第一线;除非*医坚决要求必须住院,病员往往随队治疗。
第二个原因是因反细菌战运动,医疗力量充实的比较好。反细菌战期间战士有病很快就医,而且战事不紧,可以等完全治愈后再返回部队。这期间反而是前线住院病员治愈归队率最高的时期,当然同期也是后方病死率最高的时期,因为运输条件已经许可了一些重病员后送。
第三个原因是我国 指战员发病情况与欧美国家不同,如美*精神病发病率很高,部分情况下与战伤不相上下,而 的发病率是每天每百万人两人。这里可以多说两句, 对精神病的数据进行了统计,表明最主要的精神病是神经衰弱(37.5%)。
六、结论
抗美援朝是一项伟大的行动,卫生工作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 的卫勤系统在战斗中学习,在战斗中总结提高,反过来又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传染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有力的保障了 的战斗力。
历史总有些相似,今天我们最优秀的中华儿女又奔赴去新的战场,只要我们像过去一样,团结勇敢、仔细谨慎、万众一心,就有理由相信,最后的胜利依旧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