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城市美景续文化传承人民资讯

2022/10/16 来源:不详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kyy/131224/4315794.html

辉煌“十三五”展望新未来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而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的充裕。所以说,文化的繁荣发展才是展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最有力的方式,是一个城市的内涵、品质、竞争力,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灵*和根脉。“十三五”期间,兰州市准确把握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在深挖历史文脉、推进融合发展的同时,进一步释放创新创造活力,大幅提升了群众文化获得感,谱写了“精致兰州”发展新篇章。

文化惠民工程

递交满意“成绩单”

展示一方美景,传承一方文化。每当华灯初上,绚丽多彩的*河之滨便成为了广大市民以及八方游客品味文化、静享人生的好去处。尤其是近年来,每当春夏期间,那丰富多彩的露天文艺演出便宛若颗颗明珠般点缀于*河两岸。场中或歌、或舞,或素手轻弹;观者或品、或乐,或细语温言。这美景如画的时光里,多彩的文化便如甘霖般沁润着金城。

细细赏罢便惊喜地发现,这一路上既有敦煌神韵,也有秦声京腔,那天南海北的人文情怀竟毫无生涩的融入了这陇上风情,歌舞欢腾之间唯有幸福与美好在悄然荡漾。

年,兰州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成绩单”可圈可点——举办各类活动场,放映 主旋律公益电影场,举办展览余场、读者阅读推广活动近场。全市公益性场馆接待观众超过万人次。成功举办第九届*河文化旅游节、第七届兰州国际鼓文化艺术周暨第八届兰州国际民间艺术周、第八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等重大活动。

“*河之滨艺术节”,四大板块轮番上演多场精彩演出,歌舞、民族交响乐、戏剧、曲艺、儿童剧、舞剧、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为金城观众带来夏日的“艺术狂欢”。

年,兰州*河文化旅游节已举办至第十届,国内外重点客源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沿*城市“览*河风情,品精致兰州”。在这里,*河楼和*河相映成辉,兰州鼓子的委婉悠长,“*河之滨也很美”的硬核实力得以展现。

“金秋演出季”是继“*河之滨艺术节”之后的又一重大演出活动。节庆重大演出、精品剧目市州巡演、抗疫情晚会三个板块涵盖歌舞、民族交响乐、戏剧、杂技、曲艺、儿童剧、舞剧、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令人目不暇接。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如此密集的文化艺术盛宴中,独具魅力的民谣也是凭借着精神特质的高度契合而独秀于金城,扬名于全国。众人皆知,兰州不仅是一座文化历史悠久的古城,还是一座民谣盛行的城市,很多年里甚至在中国流行音乐领域也具有相当突出的代表性。

随着城市文化氛围的日益浓厚,不仅野孩子、低苦艾等兰州走出的民谣乐队纷纷献唱家乡,更有野谷谣等新一代本土乐队茁壮成长。他们一次次嗅着属于兰州的城市味道,通过一首首传唱的民谣尽情表达着对*河水、中山桥、白塔山的祝福与牵挂,用动人的歌喉一次次唤起这座城市美好的记忆。

精品文艺创作

服务兰州人民

近年来,兰州市文艺界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文化活动,组织艺术家深入生活汲取创作营养,创作推出了诸多 的文艺精品,并凭借着优良的制作和 的品质在温暖与感动中频频传递着那充满正能量的艺术情怀。

在如今的兰州文艺界“接地气”这个词最为流行,成为了书画、电影、歌舞等各行各业所青睐的创作理念。翻开“十三五”时期“工作日志”,不仅有《我的解放时刻——兰州》《百城百战之喋血兰州》等20余部红色影片述说着金城的历史过往,还有《王学礼传》等10余本红色书稿振奋人心,更有以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等为主题的55集宣传短片用文字记录着红色音符,一路回响,悦耳动听。

年以来,兰州市文艺精品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先后创作电影电视剧36部、纪录片56部、歌舞剧45部,以及各类书法、摄影、美术作品等共计部。仅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就有32部荣获国家、国际奖项,45部荣获省级奖项。

电影《丢羊》获第17届“华表奖” 农村电影奖,《芬芳》获第16届伦敦世界电影奖;电视剧《长征大会师》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 电视剧提名作品奖;纪录片《踢球吧,孩子》获第32届“金鸡奖” 纪录片提名奖,《决战兰州》获第24届中国纪录片系列片十佳作品奖。此外,舞台剧《天鹅湖》、秦剧《廉吏于*》、戏剧《牛宝与狗蛋》《局》、歌曲《不忘初心》等作品也都荣获国家、省级文艺奖项。更有近万件书法、摄影、美术等作品参加了国家、省上各类展览并获得了名次。

兰州人民需要文艺,文艺创作服务兰州人民。如今兰州文艺家的创作之心只存 执念,那就是要反映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文化人才”工程

营造崇德尚艺好风尚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近年来,兰州市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建设工程,培育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文艺人才,对照“精致兰州”建设提出的高标准、新要求,着力培养“高人”、挖掘能人、推出新人,力求为全市文化建设持续发展不断积蓄人才力量。

近几年,兰州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兰州市文艺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兰州市文化旅游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高端*策,以高瞻远瞩的发展目光为文艺创作解除后顾之忧、奠定了发展基础。

据了解,近年来全市先后扶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个,资助文化产业项目67个,发放扶持资金万元。同时,通过1:1配套奖励*策,对49个获得国家和省上奖项的文艺作品进行奖励,发放资金84.2万元。

此外,为了为文艺人才培土壤、搭平台,兰州市启动并实施了“金城文化名家”工程,评选出涵盖思想*治理论、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文化专门技术等领域有突出贡献,具有较高水平成果的领*人才99名。在此基础上,成立了10个“金城文化名家”工作室,推举了5名“首席专家”、5名“青年专家”。

青年才俊倍出,让英雄有用武之地。打开“十三五”时期“英雄榜”,这里风景独好!“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女作家“三俊”、女书法家“三俊”、女画家“三俊”、女音乐家“三俊”、中国画“陇上三杰”、油画家“三杰”、敦煌文艺奖终身奖获得者等。

可见,经过“十三五”的大力发展,搭建人才孵化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已成为了兰州市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重心,在全市文艺界形成了人人追求崇德尚艺的良好风尚。

满满“文化自信”

汇聚八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粤ICP备19025322号-1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