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日本明治维新简史

2022/12/19 来源:不详

日本,中国一衣带水(XUE)的邻国。几千年来,和中国既有交战,也有友好往来。不管今天国人对于日本是什么样的感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确实是一名好学生,不论是向中国求教,还是去西方求学,他都学到了其中的精髓。也正是因为如此,作为岛国的日本现在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日本因为人们平均寿命的增长和出生率的下降,日本已成为世界上老龄化趋势最快的国家,老龄化的加剧加重了日本社会保障的负担。

面对问题、面对挑战,日本累计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安培晋三呼吁民众在年效仿明治人民的精神。

他所指的就是年前近代日本向西方求学的事情。年前的年,日本 一个幕府*权——德川幕府末代幕府将*德川庆喜主动将*权归还明治天皇,德川幕府为期年的统治宣告结束。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新成立的*府意识到自己的劣势,日本人开启了一场旨在于反抗西方列强的现代化运动——明治维新。

随后,日本开始派人留学西方,深入的学习西方各国的*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也正是因为这样,这场被后人称之为“明治维新”的革命,给日本带来了带来了重大的*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变革。

为了推进明治维新的进度,明治*府迫不及待的派出了岩仓使节团去到西方考察,此次考察令他们认识到,当时的日本不但需要引进新技术,更要引进新的组织和思维方式,唯有如此,方能将日本改造为现代国家。使节团成员们不因所见所闻而沮丧,反而在回国后充满干劲,并迫不及待向海外派出更多的使节团进行更细微的考察。岩仓使节团归国后,日本很多制度发生了变化,比如年以法国的翻案法院为模板建立的大审院,以及受德国总参谋部制度影响的西方化的*事训练和组织。

然而,在日本模仿和学习西方的*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过程中,日本自身的文化认同感非常的强,并非毫不保留的全盘西化。西方的很多东西并未渗透到整个日本社会当中去。

那么明治维新到底有多大的变革性?它成功了么?

明治时代的*治变革

日本在明治维新中通过推行“王*复古”以达到天皇亲*和议会*治(合议),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新式*府。结束日本长达六百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维新*府为提高天皇的威信,改变了宫廷的制度。先是选出皇后,解散宫女。其次为了摆脱旧势力干*的现象,大久保利通提出迁都大阪的构想,但消息传出后遭到京都民众激烈反对,因此仅安排大阪行幸。之后接受大木乔任和江藤新平建议,决定迁都到原幕府所在地江户。于是年明治天皇行幸江户,隔年正式迁都,改江户为东京。并于年推出的新*,废除了传统的大名制度,超过三百个大名放弃领地,将日本划分为1都3府1道72县。

这并不是简单的名称的改变,日本原来多达三百的大名自治领土被改成了72个由中央*府管辖县,到了现代又再次压缩变成了47个: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县。中央为了管理这些新地方行*机构,中央任命的新的行*长官,很多原来的大名都没有得到任用。与德川幕府相比,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改变了以往大名世袭掌权的局面。与此同时,才德功绩成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是否可以得到重用的标准,而不是原来简单的血脉相承。

此次“废藩置县”使得很多*策得以标准化,而不是原来的各行其*。例如,为了支持新近陷入贫困的明治*府,税制进行了改革。他们现在不再向大名和幕府纳税,而是直接向明治*府纳税。税收不是以实物支付,而是以货币收取,从而使农民也要承受商品价格的涨跌。

明治宪法

年,一部深受普鲁士模式和奥地利模式影响的《明治宪法》开始实施。明治宪法成为日本进入现代化的标志。

宪法中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并且总揽统治权,然而在现实中,他在日常管理中几乎不行使任何权力,这与之前德川时代的天皇并没有什么不同。

相反,以日本贵族院、日本众议院两院组成的帝国议会虽然被称之为天皇立法的辅助机关。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成了日本实际的权利机构,拥有立法和任命首相的权利(虽然还要经过天皇的确认,但是一般情况下天皇并不会发出反对的意见。)

虽然年 次参加选举投票的人仅仅占日本当时总人口的1.1%,但是也预示着日本底层的人有了参与国家大事的机会,而这个比例随着时间慢慢在增加着。然而,这种新的*治结构并非没有缺陷。其中对于*队的规定,为以后日本*治的稳定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在明治宪法的规定下,*队的总参谋长、陆*大臣和首相地位相等。陆海*直接听命于天皇,并且不对议会负责。文官*府控制*队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一事实在日本*国主义日益流行时变得尤为明显。

经济转型

在明治时期的经济变迁中,农业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农业是日本当时国家税收的关键来源,也正是这些资金注入各行各业之中,提高了他们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竞争力。

年,日本成立农商务省,更先进的农业知识技术被带回了日本国内,农业也因此受益。尽管日本大量的日本农民从农村流向城镇,但是农业的年生产总值并没有因此减少,反而以每年1%到3%的增长率支撑着日本增长中的人口,使得日本没有陷入粮食危机,因而得以保留贵重的外汇以支付工业以及*事技术的进口。

丝绸工业也经历了巨大的繁荣。由于欧洲的丝绸枯萎病,日本丝绸在明治时期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从年到年,丝绸产量增加了近5倍,占了这段时期日本出口收入的 份额。手工缫丝将被机器取代,使丝绸生产更快、更有效率。在 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的25年里,日本的丝绸产量增长了4倍,其中大部分是由机器生产的。

在丝绸工业之外,工业化延伸到煤炭和采矿业。得益于新铁路公司和铁路线的发展,从年到年,这些行业的产出增长了%。明治*府在指导产业改革、在*府的监督管理下建设工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工业部将在将新的工业方法和技术引入主流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在日本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外国人广泛参与帮助了日本的经济发展。在鼎盛时期,日本*府雇佣了名外国雇员,而且还有名外国人在私营公司工作。 的例子是美国农业专员贺拉斯·卡普伦的对于北海道农业发展的贡献。为欠发达的北海道提供了美国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北海道繁荣发展。

*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也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外国雇员的工资一度占据了工业预算的三分之一左右。再加上其他支出,导致*府陷入债务。到年,*府濒临破产。

为了应对印钞带来的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府开始实施积极的通货紧缩计划,被称之为“松方财*”。不出3年,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府的财*状况有所好转。由于商品价格暴跌,小农户受到税收和债务上升的双重影响,年破产使户家庭破产。自古盛行蚕业埼玉县秩父地区因此发生的农民起义。被称之为“秩父事件”。

但是,它确实扭转了日本的贸易逆差,并创造了良好的工业投资环境。成功地实现了引进和推广新技术的目的之后,无利可图的国营企业被出售,从而减轻了*府预算的压力。尽管是以日本农民的利益为代价,但是这些*策从长远来看确实稳定了日本的经济。

选择性的西方化

(事物)不应该仅仅因为它们是西方的而采用。只有在它们能为日本的福利做出贡献的情况下,它们才应该被采纳。——日本杂志《日本人》,年

尽管仿效西方社会,但显然并非所有的西方思想都会为日本民众所接受。

西方文化的某些方面比其他方面更快,更成功地扎根于日本,尤其是在城市地区。西方人的发型代替了日本人的“发髻”,朝廷官员在仪式上也穿了西方人的衣服。明治天皇本人于年就穿起了西服西装。

日本文化的西化或近代化,其深度及广度是 的,但传统文化形式仍继续存在,虽没有国家的支持,亦能进一步开花结果。传统音乐和戏剧继续在日本人中流行。与此同时,剧作家试图将传统的歌舞伎剧场“西化”的做法也不受欢迎,传统的故事情节和戏服也得以保留。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场要求保存或振兴日本传统文化的运动逐步出现,与西化派改革者形成两股冲突的力量。

本质上,明治日本人看到的是文化的“变化”,而不是“替代”。西方文化的输入与古老的日本文化并存,有时会产生冲突,但有时也会共存甚至融合。以能剧为例,它之所以能够存续,是因为日本*府把它等同于西方戏剧,因而大力提倡。尽管这些变化在城市地区的发生速度几乎总是快于农村地区,但西方文化的影响范围和流行程度却起伏不定。

相比之下,西方宗教仍然处于日本社会的边缘。

基督教传教活动在日本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它曾在德川时代遭受残酷压迫,但仍有为数约6万的“隐匿基督徒”存在。尽管新宪法承诺宗教自由,但是基督教徒的增长却差强人意。当时信仰基督教的人口仅占日本总人口的1%。西方宗教显然无法渗透到日本社会。国家神道教继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尽管如此,人数极少的基督教徒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往往扮演着不成比例的重要角色。许多人成为拥护社会改革的激进主义者,基督徒的活跃分子均在各个改革领域中扮演领导角色。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影响力。

评价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时期所做的许多变化 的推动力就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平等的和西方列强进行外交活动,并与西方列强并驾齐驱。按照这个定义,日本是相当成功的。

在与外国势力打交道的过程中,日本逐渐的成为现代化的大国。改革使得日本有了改变不平等条约的机会和权力。到19世纪90年代末,这些不平等条约中最令人憎恶的条款之一“治外法权”被西方列强所抛弃。年,日本创造了一个 的历史,即和英国签署了《英日同盟》盟约,这份条约是 个在平等基础上由东方和西方国家签署的条约。

在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击败了“西方强国”俄罗斯,在外交*策上取得了一连串的成功。日本逐渐被西方列强所承认、所认同,在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及扩大在华特权,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奥匈帝国以及意大利组成八国联*以*事行动攻入大清。年,一战结束后,又以一战五大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瓜分世界殖民地的大会——巴黎和会。

在经济上,尽管明治时期的改革最初确实带来了诸多问题,但日本最终为自己赢得了“亚洲工厂”的绰号。虽然吸收了西方的技术和思想,成为了工业强国,但是外来的思想并没有把原有的文化冲出去,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依然很强。

然而,年引入的明治宪法缺乏必要的机制来遏制*队可能出现的任何扩张趋势。如果*国主义盛行,经济又陷入困境,文官*府也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呢?结果已经显而易见。

日本因为明治维新成为了 个实施宪法制度的非西方国家,也是一个走向工业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非西方国家,也是当时 一个非西方的列强。日本的*治以及经济成就令人印象深刻,而其他非西方国家——如还处在大清统治下的中国,在这一时期深受西方欧美列强的限制,成为其霸权路上的附庸。无论如何,明治维新就如近代其他革命一样,它的各种改革留下了进步的轨迹,亦留下了痛苦的轨迹。

在本文的 ,我想以《日本杂事诗》中的一首诗作为结尾,也是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最终评价:

玉墙旧国纪维新,万法随风倏转轮。杼轴虽空衣服粲,东人赢得似西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粤ICP备19025322号-1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