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古人的办法可真不少人民资讯

2023/7/23 来源:不详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9634864397296457&wfr=spider&for=pc

「本文来源:北方新报」

  款式与花样比现代多得多

关于遮阳帽,古人的款式与花样可比我们多得多。早在晋朝,古人们喜欢戴一种“席帽”。席帽其实就是草帽,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及:“藤席为之,骨鞔以缯。”这个草帽的原材料与我们现代人铺在床上的席子是一样的,夏天戴在头上,肯定是又吸汗又透气。

不过这席帽在款式上有点“寡淡”,到了奔放的唐代以后,帷帽成为时尚单品。帷帽原本属于胡装,最开始的样式叫幂篱。它一般是用皂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檐下制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长度到颈部,这样就可以遮挡住面部。由于皂纱比较轻薄,所以并不影响视线。到了隋唐以后,古人就把四周的垂网给改短了,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浅露”。有一点值得注意,这种帷帽的皂纱多数都是黑纱,这是在防晒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个隐形的黑色墨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有一件唐代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泥俑,只见这位唐代的小姐姐,穿着鲜亮的衣裳,头戴帷帽,英姿飒爽。是的,这种帷帽最早出现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它不仅可以防晒,还可以防风沙,是西域小姐姐的出行必备穿搭。后来,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了中原,到了唐初尤为盛行,成为了大唐出行时尚单品。

关于帷帽,很多人都认为是在唐宋时期最为流行,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唐代喜欢戴帷帽的是小姐姐们,而到了宋朝,喜欢戴帷帽的却是小哥哥们。什么苏轼啊,欧阳修啊,王安石啊……他们都戴过这种帷帽。

他们通常会在幞巾上再加一顶帽子,与唐代的小姐姐们一样,“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即帽檐上悬垂着一片方形黑罗。有句话叫:当男人妖娆起来,基本就没女人什么事了。宋代的这些小哥哥们,他们的帽子衬里特意选用了紫色,帽下还缀有一堆紫色丝编的系绦。当帽子戴好以后,要用这个系绦在下巴处打上一个漂亮的蝴蝶结,这样才能把帽子给固定住。

这种款式的帽子最早是前代“大裁帽”的沿袭,原本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通勤款式,只是到了后来,必须得达到一定的官阶才有资格戴这种垂纱的帽子。曾生活于两宋的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今席帽、裁帽分为两等,中丞至御史与六曹郎中则于席帽前加全幅皂纱。仅围其半为裁帽。非台官及自中郎以上,与员外而下,则无有为席帽,不知何义。”照他这么记载,在宋代想要好好防个晒,还得先做个官?真是太难了。

对此,明代的朱元璋笑而不语。朱元璋向来以严厉苛刻而著称,但他偶尔也会变成一个内心柔软的“老父亲”。比如某天,朱元璋看到诸位学子站立在炎炎烈日之下,忽然间,他的心有点痛,担心这些学子们被太阳晒中暑,于是就赐给了他们遮阳帽。由于这个举动太感人,此后遮阳帽就成为了明代举人、贡士、监生的正式首服,也就是我们现代人的“学士帽”。

除了防晒以外,明代的这种遮阳帽与宋代一样,也代表了身份地位。不同的是,宋代是看遮阳帽的皂纱,而据《明史》记载,明代是看遮阳帽上的毛。明代的遮阳帽上会装饰不同数量的天鹅羽毛,用来表示身份等级,尊贵的插三根毛,稍次点的就插两根毛。

有钱穿纱罗平替有葛衣

自从现代人知道了“防晒才防老”这个概念以后,不仅遮阳帽戴起来了,防晒服也渐渐地流行了起来。

古人的衣料向来都是极为丰富的,富有富的讲究,穷有穷的别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了一件素纱襌衣,这件素纱襌衣整件分量仅有49克,不足一两,除去袖口和领口部分,其余只重25克,可谓是真正的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考古专家曾猜测过,这件素纱襌衣有可能是墓主人辛追夫人(另一称“避”)的性感内衣,也有可能是她日常的罩衫。现在看来,是防晒服也极有可能。

除了汉朝流行这种轻薄的纱衣外,往后的各个朝代也都流行过。尤其是纱和罗这样的面料,它们表面都有细密的孔隙,轻薄而又透气,还不贴皮肤,是夏季的绝佳单品。

除了料子好以外,唐代的防晒衣款式也是美得不行,估计姑娘们穿上去就可以惊为天人!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簪花仕女图》就能给我们开开眼。在这幅画中,唐代仕女们很会穿搭,她们都穿了高腰襦裙,在高腰襦裙的外面,穿上了一层防晒衣。这个防晒衣在唐代被称为帔子,相当于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披肩。唐代的帔子多数是用纱或罗制成,不仅防晒,还能有华丽飘逸的感觉。

以上都是古代的贵妇款防晒衣,古代“吃土少女”专用防晒衣大多数为葛衣。

这两种布料的选择,其实也存在我们现代人的防晒衣中。迄今为止,在商场里,我们既能看到真丝面料的防晒衣,也能看到葛布(即苎麻面料)制成的防晒衣,可见我们夏天穿的防晒衣,最初还是古人给我们的灵感哦!

古人的精致无人能及

除了戴遮阳帽和穿防晒衣,我们现代人还会涂防晒霜,姑娘们还会用带有防晒指数的粉饼。防晒粉饼不仅可以修饰肤色,吸面部分泌出来的油脂,还可以用来隔离防晒,这是面部最好的物理防晒啦!毕竟这大热天的,假如不想戴遮阳帽,这素面朝天的,不仅会晒出斑来,还会把皮肤晒伤。

这点觉悟,古代的小姐姐们也是有的。在古代,化妆的第一步与我们一样,打粉底,在古代这个步骤被称之为“敷粉”。与我们现在追求的裸妆妆感不同,古代小姐姐们崇尚厚重。从现存的古画中来看,古代小姐姐们敷粉的量特别多,那个厚重感会让人怀疑她们是不是把粉放在一个盆里,然后直接把脸栽进盆里,她们脸上敷粉的量,感觉晃晃脑袋,掉落下来的粉都能有三斤重。

厚重归厚重,古代的防晒粉饼可是非常有效的。许多人以为最早的防晒粉饼是铅粉,但在铅粉之前,古代小姐姐们用的是米粉。米粉的原材料又被分为梁米和粟米,而将这些原材料制作成粉饼还真不容易。先要淘米、发酵、去醋气,再将米在砂盆中研磨成浆,等米浆干透后就变为了粉饼。这还没完,接下来还要去除四周粗白不光润的部分,留下中间那个雪白光润的部分,古人给这种用米粉作为原材料的防晒粉饼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粉英”。

这粉英既能遮瑕,又能防晒,但它的附着力太差,太容易脱妆,也不能美白,所以到了秦汉时期,就迎来了防晒粉饼的新品:铅粉。这种防晒粉饼可以干湿两用,干的叫“瓦粉”,湿的被称为“胡粉”或“水粉”。它们的原材料就是化铅,大概是秦汉时期的帝王都在炼丹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于是也间接地影响到了当时的美妆界。

铅粉既能让皮肤细腻光滑,又有防晒美白的功效,与我们现代小姐姐们涂的BB霜有得一拼。尤其是铅粉中湿用的“胡粉”,还有一定的高光效果,它又被称之为“铅华”。然而铅粉有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有一定的*性,长期使用的话,会让皮肤变得敏感且加速衰老。更可怕的是,铅粉会让人毛发脱落,面部发青,常年呈现出中*的妆感。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古装剧里三十不到的后宫嫔妃就对着镜子叹息:“却不似本宫人老珠*……”

前些年,现代人的防晒隔离流行起了多种颜色,根据不同的肤色选择不同颜色的防晒隔离,比如有绿色、紫色、粉色、白色……你知道吗?这种防晒隔离霜早在魏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被称为“紫粉”。这种紫粉就是用粉英散粉、胡粉等加在一起调匀,然后再加上落葵子,也就是胭脂菜的菜汁,再调匀,最后晒成干的粉饼。我们现代人都知道紫色的防晒隔离能够去除暗*肤色,这个原理在色彩学中叫“互补色原理”,而紫色与*色正好是互补色。

到了唐宋以后,防晒粉饼在市场上又出现了新品种,几大名牌中有益母草与石膏粉研磨出来的“玉女桃花粉”、滑石做的“石粉”,含有紫茉莉花紫的珍珠粉……尤其是珍珠粉,不仅可以阻挡紫外线,更有美白保湿的功能,什么杨贵妃啦,慈禧太后啦,珍珠粉都是她们的日常必备粉饼!

除了防晒粉饼以外,古代小姐姐们还很懂得晒后修复,她们会在临睡前,卸掉白天的妆容,再次敷上美容养颜的粉,这被称为“宿妆”。而宿妆主要是敷一些具有美容功能的粉,最出名的比如有“鹿角桃花粉”“钱王红白散”等等,古代的小姐姐希望通过睡眠吸收这些粉里的养分,从而能让皮肤在夜间进行修复。这一点,温庭筠似乎特别感兴趣,他不止一次写过,比如“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又比如“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这里的“薄妆”和“香腮雪”就是古代小姐姐们睡前在脸上敷的修复类粉底面膜,她们过得可是真精致啊!

由此可见,关于防晒,古人的办法可真不少。作为现代人,我们戴的遮阳帽,穿的防晒衣,用的防晒粉饼,这些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防晒经验,也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古人伟大的智慧与创造力。

(据《北京青年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4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粤ICP备19025322号-1

    今天是: